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能交流、善合作,具备博物馆学知识基。莆詹┪锕菅、文物学、考古学理论,具备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全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人文社科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博物馆学、文物学和考古学专业领域经过3-5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文物管理研究、博物馆展览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文博考古领域专业素养,不仅能够胜任与文物、博物馆相关的藏品管理、展览教育、保护规划、文创设计等业务岗位工作,同时能够承担文博业务和机构的文博、考古行业的管理和研究类型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和考古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接受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基础教育、专业技能核心教育与专业素养拓展教育,具备从事文物管理研究、博物馆展览教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文博领域专业素养。
在素质、学科基础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具体来说,毕业生应获得如下素质、能力和知识:
1.素质要求,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拥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的健康体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担当意识、时代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真理、崇尚真善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
2.能力要求,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从事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主要技能;具备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利用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设计的知识与技能。
3.知识要求,掌握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博物馆公众服务及社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了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和中国考古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实践;掌握文物管理与保护的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知识。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博物馆学、考古学、文化遗产
核心课程:博物馆学概论、文化遗产概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概论、西方博物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设计、文创设计、博物馆教育、中国考古学(包括旧石器——宋元考古)等。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文博专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nikke国际文博专业起步早、发展快、体系全,通过近四十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为主线,文博基础教育、专业核心技能教育和专业素养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于nikke国际优秀的师资与科研优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文物藏品研究、陈列展览、博物馆史、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和文博专业实践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
其中师资结构合理、课程体系完善、科研实力突出、平台资源丰富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最为典型的优势特色。
专业方向:博物馆学、文物学、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文物保护等。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最多可延至五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150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