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能交流、善合作,具备考古学知识基。莆湛脊叛Ю砺,具备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全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在人文社科等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在考古学专业领域经过3-5年的实践锻炼,能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能够胜任各级历史、考古、文博等业务岗位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考古学专业本科生主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军事教育、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在素质、考古学基础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具体来说,毕业生应获得如下素质、能力和知识:
1.素质要求: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拥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的健康体魄,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担当意识、时代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真理、崇尚真善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
2.能力要求:掌握资料分类、文献检索、甄别等基本技能,具备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拥有较强的古代汉语解读能力,能够查阅和利用相关外文资料,可以用外语进行学术沟通与交流;熟练掌握电脑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具备以书面、口语和多媒体方式向社会传播、普及历史文化与知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全面搜集和整理各类考古信息及编写考古报告;能够到考古、文物与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够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的初步研究。
3.知识要求:掌握人文学科、社科科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亦有所了解;掌握考古学核心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考古学
核心课程:考古学导论、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隋唐考古、宋元考古、田野考古学、考古技术、汉以前东北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
主要实践课程(含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田野考古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
四、专业特色及专业方向
专业特色: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先秦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辽金元考古,生物考古中的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动物考古学,西伯利亚考古、东北亚相关各国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田野考古实践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特色鲜明。
专业方向:包括史前及夏商周考古、秦汉至宋元考古、科技考古、专门考古(外国考古)4个专业方向。
五、修业年限
一般为四年(五年)。
六、学位授予
历史学学士。
七、毕业合格标准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达到本专业各环节要求的总学分 150 学分。